苏-24M
双位前线轰炸机
飞机编号为78
(出产编号0715314 / 机号0714)
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苏-24М(Т6М,产品代号44)是一种战术前线轰炸机,旨在在简单和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昼夜执行导弹和炸弹攻击任务,包括在低空精确打击地面和水面目标。该机型也是战术核武器的载具。
苏-24飞机成为苏联首架将飞行员和领航员并排安置在同一驾驶舱内的轰炸机。飞机配备了两套操纵系统——必要时领航员可以操控飞机,或者领航员的位置可以由飞行教官担任。
该飞机采用可变后掠翼设计。根据飞行模式,机翼前部(外翼段)可设置为四个位置之一:起飞和降落时为16°,亚音速巡航时为35°,战斗机动时为45°,近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为69°。
苏-24名称中的“М”代表“现代化”。该飞机配备了空中加油系统(加油管安装在驾驶舱风挡前方)和新的瞄准导航设备,显著提升了其作战能力。此外,与最初的苏-24轰炸机不同,升级后的飞机能够使用激光或电视制导的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苏-24М的量产于1979年至1993年在新西伯利亚的奇卡洛夫飞机制造厂和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加加林飞机制造厂进行,总共生产了约770架“М”型轰炸机。
1981年,首批量产的苏-24М交付利佩茨克航空中心的第760教练研究航空团,并于1984-1985年在该基地进行了部队测试。
苏-24М前线轰炸机一经服役,便成为北约军事集团的主要威胁,因为它能够在自动模式下以极低的高度飞行,绕过地形障碍,并突破敌方密集的防空系统,深入敌方领土超过2000公里。该飞机的最高速度为每小时1700公里,而在低空飞行时速度可达每小时1400公里——比一级方程式赛车创下的纪录高出四倍多。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苏霍伊设计局的设计师们开发了苏-24МК出口型轰炸机。这些飞机被提供给阿尔及利亚、伊拉克、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
尽管苏-24М飞机已服役多年,但它们仍在俄罗斯空天军中服役。自2007年起,俄罗斯启动了将其升级为苏-24М2的计划。这一改型的主要特点是配备了新的电子设备,使苏-24能够使用为现代苏-34轰炸机开发的全套武器系统。
我们的苏-24М №0715314于1984年6月21日在新西伯利亚飞机制造厂出厂。根据现有文件,该飞机被编入第132塞瓦斯托波尔轰炸航空师,并于6月26日飞往图库姆斯机场(拉脱维亚),成为第668轰炸航空团的一部分。这架轰炸机的服役时间并不长,因为在1985年1月9日发生了一次高过载迫降事故后,飞机被停飞。此时,编号为78的飞机仅飞行了48小时43分钟,完成了58次起降。由于机身受损比最初看起来更为严重,这架轰炸机被注销并移交至莫斯科郊外柳别尔齐的一家研究所,在那里一直进行各种实验工作,直到2022年。
在“信天翁航空”协会的支持下,苏-24М №78号飞机自2024年4月起在奥列什科沃展出。